水库论坛欧神文集官网 - 欧成效yevon_ou

搜索

水库论坛 | 民国军阀史料脉络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11-22 14:18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水库论坛|欧神文集|欧神小密圈|欧成效|房产投资官网

水库论坛|欧神文集|欧神小密圈|欧成效|房产投资官网

水库论坛|欧神文集|欧神小密圈|欧成效|房产投资官网

民国军阀史料脉络

首先申明一下,俺这个是叫脉络。民国史实在太大了,哪怕整理下脉络,也需要巨大篇幅。就好象你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,讲明三国史一样。俺勉强整理一个脉络,连大纲都不算。写得匆忙,时间地名人名都可能搞错。各位板砖就都手下留情。权且给关心的朋友大致看看,大家培养一下对民国军阀史的关心兴趣罢了。

1)第一时期,北洋军阀时期

清帝国晚期,帝国其实已成分裂情形。就好比三国灭黄巾,唐朝灭安史一样。天国的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,却埋下了割据的种子。

八旗本身没有镇压长毛的力量,就只有放开“募军令”,允许各地擅自招募兵勇。各地军人既立下大功,又手握兵权,对朝廷就不怎么地放在了眼里。清廷没有力量扑灭。大家也就维持着一个表面上的和平。

当时主要的地方力量,包括湘军,淮军,楚军,黔军。曾国藩虽然入主直隶总督,但爪牙还在。李鸿章则控制了海军。张自洞,左宗棠等都拥有地方力量。再加上新疆,云南,回民,捻军,各地叛乱不断。朝廷也离不开武人的力量。

这样的后果,在庚子赔款的时候,就表现得很明显。慈禧太后宣布对八国联军宣战,而张自洞却牵头,在沿海搞“东南互保”,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各地都拒不发兵。十几个提督大佬联合署名,把慈禧气得半死。

这时候中央真正能控制的,不过南北直隶,山西陕西,山东,然后就是关外。北京虽然仍是名义政府,但已经和元朝后期控制的区域差不多了。

1911年辛亥革命,各地纷纷通电独立。短短二月间,清廷只剩下了南北直隶,山东山西四省。其实有果必有因,并不是中国人民一夜之间觉醒,全都要向往共和了。而是清廷覆灭的种子,早在太平天国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。清人靠诸省剿灭了洪杨,也就彻底丧失了诸省的控制权。


1a) 三次换班

和一般人以为的不同,辛亥革命地方政府,后来并没有掌握在了满清地方大员的手上。总体来说,经过了三次大的换班,最终能幸存下来的知府大员,寥寥无几。

日本战国时期刚开始的时候,第一轮浪潮中,各地“大名守”几乎丧失殆尽。全面被他们的手下,助理或者代事办所取代。为何,因为太守的权力,来自于中央,也献媚于中央。就好象今天的大型国企行长一样,他们并不关心自身企业的经营,而是全面盘算着中央组织部的脸色。
满清的知府道台也一样。由于任命来自于北京,最初的一批省长,对于省内事物并不了解。也不关心地方上的结构,反正最终的考核,来自于老佛爷开不开心。这样的结构,在平时固然运行了得。但一旦辛亥事变,权力来自于地方。省部长官们就手足无措,甚至发个批条都要靠手下秘书执行。

好比四川第一任省长,毛蕴?。他本来是隆裕太后的亲信。全无半分本事,只靠哄得了主子开心,被封到了四川。临来还说,天下不太平,老毛啊,你可要帮我守好四川啊。
辛亥革命一开始,毛藩台还兴致勃勃想要起兵平乱。后来一看形式不对,南方革命党人势甚,坚定地通电独立者,已经有七八省之多。于是也赶不及了。立刻也发电报,投机革命。没想到袁项诚带了几省兵反扑武昌,把汉阳也攻下来了。直吓得他魂飞魄散。问道左右该怎么办,成都知府熊弥弼跟他说,这事你不行,你还是走吧。

于是毛大人吓得了失魂落魄,土地也不要了。把四川军省大权全都交给了老熊,自己举家迁去北京城了。四川本地人熊弥弼,就成了四川第一个军阀。

换班的第一个浪潮,是中央派遣官员,全面地被地方行政官员所取代。除了极少数本来就根深蒂固的割据节度使,大部分投机革命的省员,第一轮就被清洗了出去。因为地方官员才能更好地控制地方,只有他们,才能在乱世的挣扎中活下去。

第二轮浪潮,是武官取代文官。革命的形势越来越差,一点看不到治乱的迹象。随着各地小规模的战争开始,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,“兵变”,开始逼近了。

要革命就得有兵,既然开始内战割据了,兵员是一定不能少的。有兵就得有将,后来就逐渐诞生了带兵的武将阶层。随着跨省战争的开始,武将越来越决定了一省割据地方的命运。就象贵州省长也想除去袁祖铭,可思来想去,“他能打啊”。最终还是反被其蹶,反而被夺了政权。

仅仅民国二年开始,“兵变”已经是一场酝酿全国的瘟疫。由于战争的残酷和扩大,以及腐败,绝大多数士兵没有领到足够的军饷。于是第二轮洗牌发生,之后的二三年内,绝大多数的文官官员又被淘汰,而由武将执政。这批人的文化水准既然不高,又缺乏资历的执政合法性,之后的再大规模轮庄,军阀土匪轮流上场,也就不足为奇的了。

从1911到1935,成都大概换了二十批以上的主人,平均每一个人在位不到一年,短则三五个月,甚至一二个月。该段历史之混乱,堪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四十四届政府相媲美。在学与火的土地上,历史在哭泣,直到选出新的主人。


1b) 力量对比

研究天下大势,天命正朔,有一天主线不可忽略。在古中国是黄河沿岸战线,在明之后的中国,就是京广线。

秦孝公用商鞅变法,一百五十年而统一天下。其实前一百四十年,秦国只移动了二寸,即从老巢陕西临潼,打到了河南陈留,今天坐火车,不过三小时200公里铁路。陈留再往东,就是一马平原,不到十年,席卷天下。如果我们看看后期的主战场,三国时期,主要是吕布与曹操争夺河南地,杀得血流成河。之后与河北决战,而定天下。后赵石勒崛起,也是靠扫平河朔群豪。后唐与后粱殊死战斗,沿黄河二岸尸累白骨。宋金相争,又是以许昌陈留做主战场。

为什么,一时因为黄河是一条交通要道,调拨部队。二是因为黄河二岸河南河北力量大致平均,相持不下。而一旦曹操攻下邺城,剩下的战斗就是一面倒,反而不激烈没有悬念了。至于全国其他地方,吴蜀巴川,只不过是羔羊罢了。并不参与中国的争霸,而纯粹是等到河北霸主起,留给霸主的狩猎场罢了。

研究民国的势力消长史,也是大致相当。全国性政权的转移,主要看京广线上的控制线。大致来说,南方包括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六省。北方包括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察哈尔五省。当战线打过淮河徐州,则南方胜。当战线打过长江九江,则北方胜。

其他的地方势力,大致包括川黔滇,陕甘宁,东北三个集团。虽然西南三省,川黔滇互相之间,也是恩怨纠葛,征战不休。但总的来说,他们并没有参与中国主体的争霸对局。对历史的走向影响也是有限。纯吹是等中国主体中央政府出现后,被大蒋一口而吞。用刘惫的说法“守户之犬”耳。同样道理,甘陕回民集团,虽然也有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,但其对于中国本体的历史,影响是微乎其微的,稍后用一支偏笔描述即可。至于新藏青,就更不足为道了。

宣统皇帝退位后,全国分裂,粗浅地来分。可分为南方同盟会人为核心的革命党人,北方继承清政府法统和军事力量的北洋军阀。以及一些地方或投机或独立的新兴武人。但除此之外,还有二个不得不说的猛人。

第一个猛人,就是张作霖。张本来也是一个小土匪,手里有千把来枪。听到清廷垮台的消息,大喜道“机会来了”。于是就带这千把人,去冲击辽宁省会奉天府。这可是提着脑袋,极其冒险的一个行为。奉天是重镇,当时道员可以弛援的力量,没有十万,也有五万。

可张作霖就是要赌,赌辽宁藩台即没有力量,也没有勇气。旧体制混久了,官僚就是一个的懦弱。果然,张大喊一声,“饶你不死”。该藩台左思右想,乱世争雄,俺不是那块料子。俺只会八股明经,吟诗作赋。这辽东总督的位子,即使今天坐了,明天还是要掉脑子。不如倒让给了张大帅。于是大开城门,迎张作霖入城。张作霖在沈阳城内,运筹征兵,不出一年,就积攒了十万大军。再过几年,更成了中国第一大势力,自古取天下者,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过。

如果按照我们游戏中的说法,当时的东北,应该叫做“空白郡”。就好比唐高祖取四川一样,就派了个中级的骑兵小尉,到成都城中一走,该块地皮就纳入几手。当时的东北,也是一块政治真空地。张取了沈阳之后,过了一阵,派自己一个亲信做吉林省省长,直接就去上任了,也没有受到抵抗,张就拥有了吉林。然后黑龙江总督是一个满人,张派军把他驱逐,短短几年,就控制了东北三省。这块地皮,后来一直保持到了他的儿子手里。

第二个猛人,是阎锡山,他几乎和张作霖一样。也是听见清廷跨台,直接带了二千土匪就去冲太原府。清廷的藩台吓得魂飞魄散,放他入城。于是阎锡山就拥有了山西。和中国各地军阀轮流坐的情况不同,张作霖阎锡山的统治,都非常稳固。在之后的几十年,一直保留到了解放前。山西无战事,这在当时,也算是独守一方的乐土了。

言归正传,阎锡山在山西,虽然是一个土皇帝。但除了有限的时刻,他对中国历史的走向,影响并不大。张作霖发动了二次直奉战争,但除此之外,他还是龟缩在山海关之外的。真正决定中国历史的,还是南北二大势力,北洋军阀与革命党人。

革命党人最大的弱点,是在于他们的不团结。这或许也是议会与独裁的区别吧。护法运动,二次北伐,最终都失败于诸军配合不力,各军内里扯后腿。孙大炮是个大炮,他最大的弱点,是自己不能领军。

纵观民国早期的历史,孙中山在南方,就好比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献帝,又好比唐朝后期的几个皇帝。因为孙中山并没有自己的武装,也没有自己的根据地。他只能投依靠于某个军阀,然后以大义的名义,号召他去讨伐另一个军阀。

大乱之世,“因人成事”是最大的忌讳。孙中山一次又一次遭到了背叛,陆荣廷,陈迥明。当双方政见不合时,军阀就会抛弃孙文。然后孙又得去投靠另一个军阀,反过来再去讨伐原人。最终一通折腾,双手空空。这个大亏吃得紧了,孙中山终于醒悟了过来,成立了黄埔军校,把军事掌握在了自己手里。这3000个学生兵,就是第一批的武装力量,最终打败了陈炯明。只不过到这个时期,离孙中山的死期也不远了。

总的来说,南方的实力不如北方。南北和议之后,袁世凯在议会宪政上越走越远。宋教仁案后,1913年6月,袁下令罢免江西都督李烈钧、广东都督胡汉民、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。这最终导致了“二次革命”战争的爆发。

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,组织讨袁军,发布讨袁檄文。15日黄兴在南京组织讨袁军,挟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。随后安徽、上海、广东、福建、湖南、四川等省市相继宣布独立,以江西、江苏为主要战场的“二次革命”全面展开。
革命党人惨败。

北洋军节节南下,先后攻克南京,九江等地。以南昌攻克为标志,革命党人最终丧失了安徽,江苏,江西各省。孙文、黄兴、李烈钧被迫流亡日本。

“二次革命”后,袁世凯得意志满。按照中国古时惯例,讨灭了反对叛逆之后,接下来就可以登极称帝了。于是袁世凯筹划着要开始办“中华帝国”了。俺一阵心疼,多好的一个名字啊,俺还想着等征服了亚洲改名用呢。这可给袁项诚给糟蹋了。

孙大炮在海外一看,袁大头要称帝,这可不行。于是又跑了回来,组织“护国运动”。这下的力量可小得多。革命党人还剩下的力量,不过云南,广西二省,外加上一些各地的残余势力。云南的都督,就是著名的蔡锷。他本来也被迫流亡了外省,只不过他的名望实在很高。一听说要讨袁了,赶回来士兵们又痛哭流涕,拥护他做司令。

“护国运动”这一战,本来又是输了,而且输得很惨。革命军打到湖南,就已经吃了十七八个败仗了。甚至连长沙都没打到,在湘西南被一些较地方性的武装打得大败。谁说袁项诚称帝得不到民心的,如果按照正常发展,所有反对势力都会被消灭。

而就在这个时候,袁世凯死了!这一下可是天下掉下个大宝贝,北方军系全线崩溃。就在战场上向蔡锷投降投诚。然后一组弱枪弱炮的鸟军,扯着军步,趾高气扬地迈入了长沙府。湖南军人那个气啊,可又谁让他是护国英雄呢。

革命党军继续北进,沿途一片空虚。北方大乱,中央无人控制。看见孙中山的军队来了,往风而降。滇桂军一口气收复了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。“二次革命”中失去的土地,基本上都收回来了。但再往走,就是传统北方的势力,没了政治号召,革命党人也不敢再北进。

袁世凯死后,大致保持了南北互治的局面。北方是三大佬,府院之争。好歹也出了几任民国总理,有外交有内政,至少也象一个大国样。

而南方孙大炮终究无法控制军阀,抢下来的地盘,紧接着又是分赃不均。各路将领各据一省,孙文手里还是二手空空。广东督政府的命令出不了广州。但好歹省际之间也没有特别大的大战,各位也都保持着了表面上的平衡。省内督军,却是换了一届又一届,从卢永祥齐夔元何丰林。理由各自不同,有兵变有叛变有小妾打麻将。

“府院之争”,讲的是黎元洪,段祺瑞之间的不和。当时中国中央政府政体,有点类似于“总统-总理制”。总统理论上拥有着一切任命和任免权力。但又要靠总理去具体执行,否则寸步难行。而段祺瑞自峙是北洋嫡系,对黎元洪大总统往往看不到眼去。于是大总统的命令,往往不执行。而总统府又常常要干涉国务院的具体事务运作。一片党争,国务混乱。

段祺瑞此人,也是一个奇人。传说他一贫如洗,后来在北京做寓公,天天吃咸菜泡饭,家里所有资产凑出来,折合人民币不足二十万元。他不贪、不渎、不贿,不抽大烟不赌钱不玩女人。一切不良嗜好全皆无有,堪称公务员的典范。

而这样的一个人,却是十分地排挤性强。他先后挤走了唐绍仪,黎元洪,冯国彰。和他共事的人,被他排挤得干干净净,无论老友好友战友,一个个主动反目。最终弄得个众叛亲离,被张勋赶出北京。

张勋在徐州,这个人在历史上,只能算个插曲,并不做主角。张勋最有趣,是在国民议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,议会们赶出北京,各自回家。却不料被张勋守在河北路口,全都逮了个正着。然后张大帅把大家聚拢在一起,约六七成的议会。张大帅苦口婆心地开始说教,皇上是我们大家的皇上,这国家,没了宣统爷可不行啊。大家世代都受皇恩,需知皇恩浩荡,垂世难忘。我建议,咱们开第二届全国议会的时候,提出一个动议,解散议员,恢复帝制。

议员们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谁也不敢多话。好不容易敷衍承诺,一定慎重考虑。最终终于从张勋处逃了出来。不过民国时的故事本来就多,还有个因为讲了个笑话,而丢掉总理宝座的。大家见得多了,也就不以为异。

张勋本来也在北京做官,后来几经周转,被封到了徐州。徐州这地方,说大不到,说小不小,算是一个二流的军镇。张大帅手里的兵也不多,对外宣称六十营辫子兵,满打满算,也就一二万人罢了。并做不得一方之豪,顶多也就是个苍梧太守。

徐州离北京城说近也不近,没想到张勋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。也或是京广线铁路运输较便吧。张勋十三日而败。这一变,他本人不过丢掉了官帽子地盘。可不想,却害苦了宣统。

赙仪帝本来在北京城里呆得好好的,400万两白银,虽然说老袁自己捉襟见肘,四处借款,供应不一定充足。但好歹生活还算安定,礼数上还是给得足足的。北洋军阀又多是旧臣,对他也是尊敬。

被张勋这么一闹,却反惹起北京城一些大佬们的不满了。觉得这宣统留着,也太麻烦了,迟早惹出了祸根。不如早早除掉。于是才有了后面的冯玉祥逼宫,一天之内逼赙仪搬家的典故。400万两白银也没有了,清帝后来穷破潦倒。这都是给张勋害的后果。不过现在“无间道”热播,或许张勋是真正捅死满清的人也不一定。

段祺瑞和冯国彰的时代过后,下面就是轮到曹琨出场的了。曹琨本来是个小官,在北洋系中也不见得如何地出众。但只不过他手下有一个人才,主因仆贵,贿选总统成功。不过北洋系,这时候也快接近尾声了。民国的历史,即将要进入第二时期。
横扫十国,光辉万丈,战无不胜,堪与曹操符坚媲美的---“吴佩孚时代”

(待续)

附:人名地名,极有可能写错,本文不负责堪对。


2)第二时期,吴佩孚时代

1916年袁死后的中国,如果要立一杆标尺的话。由北至南,大致呈由浅到深的过度色。

北京最烂,就算是拜皇帝,也会有人磕头磕得嘣嘣烂。
山东、河南,稍好一点。各地武人,只要不是帝制,基本都服从军中大佬的调度。只不过“民主,自由,博爱”之类的概念,是从来不喊的。不是不喊,而是根本不知为何物。

再往南,至长江沿岸各省,则更进一步。江苏、安徽、湖北,大致的要求,是维持议会。咱好不容易革命拿来的共和政体,还政于民。这议会、内阁、选举的三块牌子,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扔的。但具体内部运作如何,是真民主还是假民主,倒也不怎么在意的。

真正的坚定的革命党人,伟大的资产阶级立宪派,要更往南寻。包括孙文的老巢广东,湖南南部,江西南部,福建南部,滇桂黔。当时的革命党人,最大的政见是“约法”。即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,当时南北和议留下来的约法三章,该承诺的权力一二三四五。当年说好的革命果实,你北人怎么可以不认帐。

但总的来说,中国的革命立宪气氛还不是很浓厚的。各地军阀,都是拼脑子掉性命,打出来的江山。又怎么肯为了人类民族的大同利益,而放弃一私小利,把权力让给民主呢?选民既然没有丢过脑袋,你又凭什么要求选票值钱呢。

所以后来几次南北战争,都是北军强盛,一直打到湖南境内。山东、江苏诸多强藩,从来没一个出手捍卫民主。南北战线的比例,也可以大致看为中国境内民主与割据的势力比。


2a) 三大佬

袁世凯死后,按照宪法,黎元洪由副总统升总统。通电取消帝制。而南北讨袁的,各省纷纷取消独立,又再回归中央。堪称一团和气,再造民国。云南首义的护国将领,岑春煊、唐继尧,陆荣廷等,大摇大摆地进京,被封为一等功勋。于是军阀们也都摆平了。

在这和和稀泥下,只有一个人不扰不依,就是广东的孙大炮。他死活不肯,一定要全力推进民主进程,把中国的民主面貌推进到“约法”的章程。但这时候黔桂粤,都觉得做军阀挺好的,又开心又舒服,何必把权力交还给你选民呢,竟没一个人响应。

孙中山最后依靠的蔡锷,死在了小凤仙的床上(喉疾)。这下给孙文的打击可是不小。再也没有力量北伐,于是民主就要再等九年。而中国的历史,先由北洋军阀决定。
袁世凯的继承人,大致是二武一文。武是安徽段祺瑞,直隶冯国璋。文则是王士珍。而黎元洪其实是武昌首义,被革命人推荐上来的。严格地说,和北洋系并不是一个派系,而代表革命新兴军阀的利益。

黎和段的分歧,在于一个主战,一个主和。段祺瑞在其任上,最积极的,就是组织二次南征。他一直觉得被南方军打到中野是奇耻大辱,按北军的实力,从来不把南军放在眼里。而黎元洪本来就诸多偏袒革命,对南征的事睁一眼闭一眼,大和稀泥,猛拉后腿。
于是府院之争,张勋兵变。

黎元洪在北京没兵,没兵就是不行啊。就在溥仪复辟,太和殿登基那晚。黎元洪在北京的寓所家里,听说是大内高手,血滴子锦衣卫都要来了,吓得不轻。当即写下辞呈,把总统宝座传递给副总统冯国璋,自己跑到天津去了。

冯段二人手中有兵,杀败张勋。冯国璋代任总统,段祺瑞任总理。进入第二阶段,冯段之争。

段祺瑞好不容易排挤了对手,眼想想该施展抱负了吧。又开始筹备策划南征,一定非把孙中山赶进大海去。

没想到平时亲密的战友,生死与共的革命兄弟。冯国璋又开始扯他后腿。好不容易排挤掉一个主和的黎元洪,没想到冯国璋上台后政见大变,又是主和为贵,把段祺瑞气得不轻。

其实冯国璋也有苦衷,当时国民政府最大的问题,就是没钱。全国各地的税赋都收不上来,而开销不轻。冯总统天天就找着“财神”梁士诒,去筹办善后大借款。

当时西方民主各国,明确规定,不许借钱给中国打内战。而中央政府连日常运作的经费都筹不齐。为了打擦边球,不知耗了梁士诒多少头发。什么沙漠绿化,女子教育,修葺祖陵,改善盐粒,变着法子做假合同,能想到的借口全用上了。

总算筹到了款。第一次南征大败。在湖南南给革命党人杀得片甲不留。段祺瑞被迫下台,由“一文”王士珍组阁。但段是大系,不久卷土重来,又任总理。发动第二次南征,吴佩孚为先锋。一路高歌猛进,锐不可挡。

可段起了私心,任命自己的亲信皖系张敬尧去当湖南省省长。这下吴佩孚不干了,消极怠工,南征顿时打不下去,就在衡阳僵持。

总的来说,段祺瑞还算不错。按当时的标准,北京政府才是正统。而粤南孙文反是“叛逆”。段祺瑞冲破千难万阻,苦心恳垦,一心一意要征伐不服诸藩。还算是一个“干活”的人。段祺瑞为人清艰朴素,其实也不图什么,还不是为国为民么。
“干活”的人,在哪朝哪代都是少的。


2b) 稀泥总统

段合肥第二次南征僵持,在北京却发生了变故。原来这冯国璋本是代总统,按例任期只有一年,要重新选举了。

老冯左思右想,一肚子的孬火。俺虽然是个总统,可凡事还是段祺瑞的能量大。他老犊子一心一意削平南藩,强力推行。本意虽然是好的,却也把总政逼得够呛。那梁士诒天天到俺这里哭,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。财政部外交部,都已经快要去跳楼了。

可是要说是反段,一时间也下不了手。且不说二人几十年的交情,段祺瑞本人身兼陆军总长,手里兵多将广。而且民国的时期,有一点不同于唐宋明清。倘若谁政争输了,往外一躲就行了。很少有真正赶尽杀绝掉脑袋的。因为率土之宾,莫非王臣。在古代输了党争,全天下都是对手的。没有半丝活路。而在近代,已经有了世界各国。大不了往东洋西洋一躲,谁也奈何不了。所以政治斗争,往往温和,也没法将别人势力彻底铲除。政变也不是佳选。

最后老冯思来想去,却想出了一个馊主义。你好我好,干脆二个人抱在了一起死。咱二个同时通电下野,我不当官也不让你当。而继任的人,颇费斟酌,最后则选定了资深公务员,袁世凯时期的国务卿徐世昌。总理先后为钱能训,龚心湛,靳云鹏。

这一让,却让出了一个祸根,北人从此走上了下坡路。无论袁世凯,段祺瑞,冯国璋,好歹还是个武人。手下有兵有威慑力,可以管辖一方。而这一个徐世昌,却是一个文官。只能靠各派的调节平衡维持宝座。在和平的时期,倒也罢了。生逢乱世,却是致乱之祸。此后北洋藩镇越演越烈,中央无力镇压,皆原因与此。由汉灵帝而至汉献帝,大乱的种子,已经埋下了。

四海蒸腾,狼烟弥漫。段祺瑞既然下台,这武力平乱的最后一条路也被堵死。徐世昌一个老官僚,坐在北京城里,日日夜盘算着平衡走钢丝。再也没有实力平赦各地兵变。只能由地方诸侯,强者为王。

这样好歹过了二年,一丝丝稀泥和了过去。陕西兵变,福建兵变,四川内战,外蒙叛乱,湖南内战,山东兵变,河南兵变,广西兵变,粤东七司令。
但最终“中央政府”的丧钟,还是由吴佩孚敲响的。

有网友要求,于是写得详细点。但史料详尽,必然不易阅读,显得杂乱。这也是必然,你给一个从未听过的人讲三国志,也是千头万续,不知从何说起。560个武将,只有长打“三国”游戏的人才能津津乐道。中国有31个省,每个省都有独立的故事。大概地写一个脉络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

2c) 吴佩孚崛起

话说天下大势,要强干末枝。陕、甘、虽然打得不可开交。川、黔、虽然乱得不可收拾。但真正影响中国走势的,还是中原的大阀。

吴佩孚,字子玉,蓬莱县城里人,曹锟部将。
吴佩孚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,是1917年张勋复辟。他和冯玉祥带兵杀入紫禁城。各位看官,且莫小看了这一个细节。在之后的历史走向中,冯玉祥一直是吴佩孚的左右手。每次吴佩孚作战,总是让冯玉祥担当他的侧翼。吴也待冯象兄弟一样,倚为心脏边的长城。

吴佩孚第二次出现在历史舞台,是段祺瑞第二次南征。当时吴佩孚带领陆军第三师,势如破竹,几战就把革命党人谭延闿逐出了长沙城。一直打到了衡阳。可是北洋军内部党争实在厉害。省督一职,反被皖系段祺瑞的亲信,脓包张敬尧拿了去。

吴佩孚在衡阳待了三年,老虎入闸,无所事事。这三年中,却为他赚了极其良好的声誉。他天天通电号召和平,又率先提出了四不主义。不做督军,不住租界,不结交外国人,不举外债。

1920年,张敬尧在湖南刮地皮,刮得地深三尺。而皖系成立“安福会”,垄断了几乎所有内阁实缺,政府肥差。吴发起了狠,不听老段调令,直接带兵撤出湖南,一直走到了洛阳。吴孤身前往保定,和曹锟密商大计。
“我说曹哥啊,俺受不了这气了”

“冯段同时下野。没想到冯总寿元短,才一年就过世了。可段老匹夫却活得好好地,还组织了一帮徒子徒孙,组织了什么安福会。在政府里吃香的,喝辣的,有好处全让他们占去了。俺在湖南打得昏天暗地,拼死拼活,就为了养活这帮贪官么。”

曹锟本没什么主见,听吴佩孚一口一个俺们直系,俺们直系,到后来也有点血气涌了。于是大开香堂,招集各处直系将领,合兵一处,讨伐皖系去也。

这是对中央政府的一次考验,当时的徐世昌,好歹还有点老面子。想是你们二个都是大系,那一打起来,不是要地动山摇,成何体统,成何国体。想去调停,但武人并不把他放在眼里。曹、段拂袖而去,文总统几哭无泪。

按理说,皖系久居中央,控制中枢时日久了。吴佩孚只不过湖南回来一个小阀,兵械倦怠,那是不能和安福会比了。可实际,皖系却吃了一个大亏。当时的皖系主力,全部由徐树铮带领,在外蒙平息了叛乱。听说湖南兵变,急急忙忙地赶回来。千里奔波,再加上段祺瑞心存骄傲,顿时吃了大亏。

第一次直皖战争,只打了四天。吴佩孚出尽了风头。又是埋伏,又是齐射,又是飞射,又是烧粮。徐树铮大败,皖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。

直皖战争,意义十分重大。吴佩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官,自此踏入了上洛之路。

占二湖,定宜昌

吴佩孚七月入驻洛阳,到了年尾,湖北又出事了。且说湖北督军王占元,是个大贪官。这家伙一则压迫工商,狂刮地皮。二则克扣军饷,大吃空饷。

这一次,王占元好不容易在财政部讨了三百万银圆的欠饷,欢欢喜喜拉回湖北。众军士拍手,以为总有钱可以吃年夜饭了。没想到这王占元真是中国贪官的典范。还没走到一半,已开了外国户头。钱都存到大连、上海的外国银行中去了。

这一下,可真引起了公愤。乱世兵为根本,得罪谁不能得罪兵爷。王占元二手空空回到了武汉,顿时激起了兵变。湖北大乱,混战不休。湖南赵桓锡,四川刘湘,乘机伸出魔爪。

王占元手下有孙传芳等猛将,可人却昏庸,去向洛阳的吴佩孚求救。这真的叫引狼入室。吴到了湖北,第一件事,就是废了他这个湖北督军。

接着吴佩孚调集主力,追击赵桓锡。赵是猛将,吴也是猛将,双方杀得天崩地裂。吴军二次崩溃,都靠吴佩孚亲立阵头才挽住了。掘开簰水,赵军大败。吴佩孚不仅占了湖北,而且一口气打下了湘北重镇岳阳。

四川方面,川军一直打破宜昌。吴不及休整,亲自带兵直赴战场。但懋辛、蓝文蔚听着就怕了。打了几仗,丢了就跑。于是吴佩孚完全控制三峡。
鄂王一战,吴佩孚定下了武力统一天下的雄心。

第一次直奉战争

1922年,张作霖势力越来越稳固,开始图谋关内。以梁士诒山东铁路借款案为线索,大肆发作。当时的吴佩孚,兵力还散在陕西,二湖,只能暂时忍让。

曹锟派了弟弟曹锐去见张雨帅。张提出了四点条件,包括让出平津,免职吴佩孚等等。这其实已经堵死了和谈的路径。四月三日,是吴佩孚的生日,他召集全国11省直系将领五百余人,商讨对策。众人一致主战。

到四月二十一日,直系集结完毕。八师五混成旅三团,共计十二万大军。以洛阳为基地。

这一次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更衰,联军占据秦皇岛火车站,影响贸易出海口,导致洋人照会。徐老赶紧出了一道电报提醒。可双方只见枪杆,谁也不把他这个总统放在眼里。电报只拿了擦皮鞋。

直奉战争的主线,主要在西路军,涿州良乡一带。吴佩孚亲冒矢石,又是埋伏,又是诱敌,又是烧粮,又是地雷。双方各加了三次援军,死伤十分惨烈。最终还是靠冯玉祥献计,突袭奉军侧翼,总算获得大胜。二人联秧奋战,把长辛店的土都杀得红了,堪称血里打出来的交情。

中路军也获得胜利,东路军张学良负伤。东北军全线溃散,回到山海关,仅十剩一二。
直奉战争,以奉系的惨败结束。在整个民国争霸史中,奉系从来就不是能打的军队。只不过他们的土地都在关外。战力虽然受损,但地盘依然还在。不象皖系一败涂地。几年后还可以卷土重来。

直奉战争后,吴佩孚彻底扫清河北、山东。在整个华北大平原已无敌手。


入四川

吴佩孚在中原屡战屡胜,已隐隐有混元一统的迹象。在这个时候,洛阳吴府中却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,四川军阀杨森。

杨森本是川人,1922年在一次内战中失败。单人匹马,逃出宜昌投奔吴佩孚。玉帅原本也没把他放在眼里,一次偶然的机会,才让这个食客放出光芒。

原来吴佩孚喜欢赛马,常常骑着骏马在场中奔跑,众人无人能及。这一次,从头跑到尾,却有一个汉子始终跟在了后头。而且始终只差一个马头。玉帅大为诧异,既喜欢他这精湛的骑术,又赞他懂得“敬上”的道理。

策马既毕,玉帅问了起来,才知道他是川人杨森。接着问策略谈吐,兵法谋略,无不优选。玉帅大为欣赏,当即决定,拨派二团兵马,助他回四川夺权。

当时玉帅在中原已经草定,而川人保守,对乡土概念看得极重,外人不易插手,所以要找了一个代理人。直军入川,四川的武器谋略,都要比中原差一等了,哪见得过这种强兵。

杨森入川二月,已经攻下了半壁江山。打下重庆后,前来加入的势力更多。继续往西,队伍越打越多,到临近成都府,几乎已经有了十万大军。

当时的四川督军,是熊克武。派系是比较亲孙文的革命党人。孙中山经常“弟、弟”地书信来往。老孙打仗不行,这熊克武好歹也算一条汉子。第一次成都被围,被他虚虚实实,避虚击实,居然把三路大军挡过去了。而且还把杨森赶回了重庆。

吴佩孚大怒,于是又拨了一大批军火,外带十门火炮。这下熊克武再也挡不住了,革命党人从此失去四川。但川中实在很乱,杨森也没有全控制住,此处还有后话。

闲说杨森这人,也是挺有名的。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嗜好,玩女生。而且是玩十八岁的女大学生。

只不过老杨持身甚正,从来不强迫强裹。每一次都是你情我愿,说好了条件再卖。每个女生只玩三年,平日里哄着贴着颇为体贴。三年一到,立即送走,另寻新欢。老杨做人挺是爽气,日常里烟粉钱,分手时分手费给得实足。各女孩也是你情我愿,一个个走得欢天喜地。

杨森后来当到了四川省省长。随国民党一起去了台湾,活到73岁才亡。他死的时候,历任历届二奶三奶四奶全都赶了回来。从老到小,几十任女大学生济济一堂,大家哭得莺声燕啼,好不悲伤。此等境界,当真令人仰慕啊。


平河南、山东

打败了张作霖之后,吴佩孚在中原已经没有大的敌手。只还剩一些零星的小型抵抗。
长辛店之战时,赵倜、赵杰兄弟在开封。二兄弟商量着革命投机,只苦猜不到直系奉系谁会打赢。刚想通电中立,赵杰却闯了一场大祸。误击了直系靳云鹗的部队。

冯玉祥就在战场之上,带兵回援。才一周时间,尽破赵军埋伏,杀入开封,赶走赵式兄弟。河南残余军阀全灭。

山东大豪孙美瑶、孙桂枝兄弟,一手组织了震惊中外的“临城劫车案”,39名外国人被绑架。包括两位美国陆军少校、《密勒士评论报》资深记者鲍威尔,洛克菲勒儿媳的妹妹。

后来按绑票协议,孙式兄弟被收编为山东新编第十一旅。1923年12月19日,兖州镇守使张培荣,在枣庄中兴煤矿摆下鸿门宴,杀死孙美瑶、孙美松。

但孙桂枝流窜至鲁南山区,为害多年。经过长久的乱世,秩序无存,人性越来越丑恶。老洋人最著名的,就是“活人断流”。他过河也不架桥,找了一大堆活人农民,用草绳捆了。直接扔到河里。投鞭断流,一直到活人把河流都堵塞了,他才慢慢地过河。
匪军一路流窜,克郧西、枣阳,快要打到襄阳城了。张联陞闭门死守。吴佩孚派张福来等将其剿灭。

十四省联军

1923年,石青阳路过云南,和唐继尧促膝长谈。史书记载,石对当时的时势分析:

“我们不必说他做得到做不到,却先把现在的大势来较论一下。

吴佩孚现有的地盘,是直隶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湖北、江西、福建等九省,还有热、察、绥、京兆等特别区域。四川与湖南,实际上也不啻他附庸。
与吴为敌的,只有奉张,浙卢,粤孙,和黔、滇等省而已。


浙卢现在受了苏、皖、赣、闽四省的监视,自保尚且不暇,哪里还讲得到向外发展?浙卢不能为吴之患一。


奉张虽称雄关外,然而一直隶之兵,已足当之,要想入关,也是大难大难。奉张又不足为吴之患二。


粤孙东江之乱尚不能平,更无暇北伐。粤孙更不足为吴之患三。


吴现在只用河南、湖北、陕西三省的兵力,再加以亲吴的川军,已不止有二十万大兵,以图四川一省,何难一鼓而平?四川不难一鼓而平一。


四川平定之后,出一支兵南入贵州,更由湖南出兵西趋,以夹击之势,攻一贫弱的贵州,何愁不能克日戡定?贵州又不足平二。


川、黔俱平之后,合击云南,蓂赓兄虽然智勇冠天下,恐怕未必能抗豫、陕、鄂、川、湘、黔六省之兵。云南又不足平三。


云南得手而后,由湘出兵,以拊广西之背,云南出兵,以搠广西之腹,广西也必不能抗。广西又不足平四。


西南各省既定,一广东何能孤立?孙中山也惟有出国西游,再图机会了。此言广东又不足平五。


西南全平之后,解决浙卢,更是不费吹灰之力。浙江又不足平六。
那时竭全国之力以东趋,奉张又岂能独免?奉张又不足平七。
蓂赓兄,你看这武力统一的计划,能不能够实现?”


1923年时,吴佩孚的势力达到了鼎盛,当时号称为14省联军。或为其老巢本土,或者听其号令。

而公开还敢反抗吴佩孚的,只剩下关外张作霖,浙江卢永祥,广东孙中山,贵州刘显世,云南唐继尧。这些人或者是他的手下败将。或者只有一省半省之力。没一个是他同等级的对手。环眼宇内,中国的核心江山,吴佩孚已经十居其七。且再没一个有份量的对手。

中国的统一,眼看就要临近了。


3) 第三时期,北伐前夜


孙中山,袁世凯,黎元洪,冯国璋,徐世昌,黎元洪,曹锟。这第六任中华民国大总统,还是黎元洪。

却说直奉战争后,大家都觉得徐世昌这个老头子站着了讨厌。于是胜者为王,直系军阀就把这个文总统给废了。另搬了元老黎元洪出来做总统。黎黄陂第二次主政,声势大不如前。无兵无将,只不过是一个傀儡。

黎大帅这次总统一年都没做满,还差八天。终于被曹锟逼着了退位。这皇帝么,还是自己坐来好。曹锟贿选当上了第七任总统。


3a) 孙传芳

横扫江东,气吞山河如虎。孙传芳堪称中国闪电战的大师。

却说吴佩孚剿灭王占元。却留出了一条大虫。孙传芳带领湖北军的残部,驻防武穴,抱残守缺。吴封了他一个“长江上游总司令”,也是有名无实,虚衔一个。孙传芳也不生气,静静地等待时机到来。

1922年11月,福建兵变。

当时的福建督军李厚基,手下有二元大将,王永泉和臧致平。可王永泉亲皖,臧致平亲粤。这二个人都不是他的嫡系。这福建督军的位子,也坐得不安稳了。

正巧有一天,皖系余孽徐树铮,携带八十万两银圆,用重金买通了王永泉,竟然反了。李厚基出军平乱,却被国民党人嫡系中的嫡系,许崇智抄了老家福州。想要反攻,臧致平又叛,占据厦门。

这时吴佩孚正在挑动陈炯明叛乱,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都听他的号令。忙得不亦乐乎。随手一纸调令,就派出了孙传芳去平判。

老孙大喜,英雄豪杰,趁势而起。后来又经过了一系列的政治、军事角力。最终的结果是,孙传芳王永泉,分署了福州的军政二职。臧致平割据厦门。

初章

孙传芳在福州待了一年,整军顿武。把一支失魂丧胆的部队,也调教得好生兴旺。但他和王永泉本来是二个派系的人。一山不容二虎,这福州,终究是待不下去。

等过了年,孙传芳突然把部队拉了出去。屯驻福建延平。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。东南武人,惊扰慌慌,揣摩着延平的出军路线。有人说他要西进,攻江西蔡成勋。也有人说他想北进,攻浙江卢永祥。

这时候,只有一个人喜上眉梢。那就是王永泉了。上天保佑,这灾星总算跑掉了。管他攻赣攻浙,跑得越远越好。

可是天不遂人愿。孙传芳在延平待了二个礼拜,还没见他开拨。王永泉就派人去问。孙传芳哈哈大笑,说你再给我一个团,我就告诉你。

于是王永泉就给了他一个团,外带四十万银圆军饷。可过了一个星期,孙还没有开拨。王很是奇怪,又派人去问。孙又哈哈大笑,说你再给我二个旅,我马上就告诉你。
唉,俗话说,好奇心会害死一只猫。

好奇心也会害死一个军阀的。用大腿想,孙传芳究竟是想打谁,也想得出来了。就在当月,孙传芳引军回援,灭掉了王永泉。

平浙

灭掉了王永泉,孙却很是硬气。这福建督军的位子,他自己没坐,却让给了立功最大的周荫人。自己只做了个闽粤边防督办的虚衔。

别人就问他,那你干什么呢。孙豪气干云,说八月十五,我请诸位到钱塘观潮。
当时的浙江上海督军卢永祥。割据浙江已经有十七年,根深蒂固,兵精粮足。孙传芳的话,谁也没有当真。

这时臧致平在厦门,听见了福州兵变,赶忙带起了兵马,想来混水摸鱼。却不料被孙传芳买通了海军,竟抄了他的后路。夺了厦门。

臧没有办法,只好和王永泉的残部杨化昭,穿过江西,二个一起去浙江投奔卢永祥。
这时候孙传芳在外交上颇为占优。被他鼓动起了四省联军。江苏、安徽的督军齐夔元,本来是卢的世仇。臧、杨越境而过,得罪了江西人。孙传芳自带主力,倾巢而出,进攻仙霞岭。

卢永祥也是英雄好汉,以一敌四,竟然丝毫不惧。北边的二路都是主力,打得也最吃力。而胜利的果实,却被南线的孙传芳捞了去。

福建没有铁路,孙传芳的部队也不见得如何娆勇。但他用兵用巧,用20万两银元,买开了大白眼狼夏超。让张国威炮兵炮轰自家阵地。空手入白狼,竟然兵不血刃取了浙江。
据说,就在孙传芳入杭州的那一天。传说中的西湖雷峰塔轰然倒塌,跌破眼镜啊。


赣变

奉天的军队,在民国史中,向来地不经打。但要说当时谁人军队最弱,却非江西军莫属。

江西的督军,是蔡成勋。因为运气好,革命党人李烈均打破赣州城,白留了一个空白郡给他。蔡成勋到南昌后,什么事也不干。专属刮地皮,传说他入赣三年,只去过一次庐山。此外竟没离开过警署半步,整天泡大宅院里。别人给他一个外号“蔡大驾子”。

臧、杨逃亡的时候,从江西境内通过,却不投靠赣人,而要千里迢迢地去投奔卢永祥。蔡觉得很奇怪,就派人去问,臧致平哈哈大笑,说蔡成勋想收编我们?我们收编你还差不多。

蔡成勋收到了回音,气得浑身发抖。想是你们俩五六千的丧家之犬,又没有粮饷又没有根据地。拼什么还这么嚣张。俺蔡大督军派兵去收剿了你们。

这一仗是打了,堂堂的一省兵力,却被五六千的溃兵杀得大败。不仅大败,还被他们劫去一箱军火,粮饷辎重无数。“俺们没有枪与炮,敌人会帮我们造”。老蔡真该买豆腐撞死了。

孙传芳四省联军攻浙的时候,也发电邀请他出兵一旅。这蔡大督军一口气撞得霉了,不仅一旅,手下的四个师兵,足足派出了一半兵力,欲报一箭之仇。可没想到浙江人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。主力在北方对付江苏,副军在南边对付闽孙。西南方向只留了一个团,这仗打到最后,好象还是一个团赶着了二个师跑。

孙传芳摇摇晃晃跑进雷峰塔了,这蔡成勋还不能前进一步。就在这时,战场上的二个师败退回来,大伙一合计,打起了反旗。回军轰隆,反而把南昌城给打下来了。蔡成勋逃去了上海做寓公。又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手段,孙传芳最终控制了那二个师长邓如琢、方本仁。

民国里鸟人多了,但鸟成这样,还不多见。

血战

1924年“北京政 变”后,北方大乱,北军纷纷崩溃。奉军挟战胜余威,一口气打下了平津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。全盛时号称全控津浦线。把直系人打得都抬不起头了。孙传芳假意奉承,暗地里却逐渐积聚力量,准备完全统一江东五省势力。

新年1月2日,孙传芳突然袭入松江,陈乐山逃走。1月10日上海事变,扫清了上海的奉系势力。宣布上海为“不设军职、不驻军队及将兵工厂迁移他处的不设防城市。”
但真正的浙奉战争,还是在1925年10月暴发的。

当年冯玉祥叛变。按照张与冯的协议,奉军可以取得直隶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四省。张作霖明确表示,早年的“绿林”兄弟不带入关。按照郭松龄的想法,曾苦苦劝戒张作霖,“张学良是嫡子,可以坐镇直隶。张宗昌立有大功,又非嫡系杂牌部队,可以派到江苏前线第一线。以李景林为山东督军,姜登为安徽督军”。

可张作霖一时大意,让李景林做直隶督军,张宗昌做山东督军,姜登做安徽督军,杨宇霆做江苏督军。后来又拒绝改错。这杨宇霆本是张的军师,类似于总参谋长的位置,却去做了一个武人。郭松龄听到了任命之后,怅然若失,说道“拿羽毛扇子的人,怎么跑到了第一线了。”

10月8日,孙传芳召开秘密军事会议。10月10日预动员,誓师大会,决定对奉宣战。孙传芳用兵神速,仅仅五天时间,到10月15日,五师三旅,所有的部队,已经全部到了前线。

不料他的速度快,还有比他速度更快的。杨宇霆在江苏,逃跑的决心居然比进攻还快。10月14日撤出上海,10月16日命邢士廉退出宜兴。18日早退出常州。18日晚退出丹阳。你看,这逃跑还要分上下午写了。

19日退出镇江,20日前锋溃散,孙军已经打到了南京下关。21日孙传芳正式声势浩大地进入了南京城。当时孙传芳从杭州出发时,曾发出豪语,一个星期打进南京,没想到真的实现了。

“逃跑将军”杨宇霆一路狂奔,10月15日发电邀请安徽督军姜登到南京开会。姜登18日放弃蚌埠,丁春喜被俘。22日孙部将倪朝荣抵达泗州,23日姜登一枪未放,立即交出督军军印。于是孙传芳又占据了安徽。

到了10月25日,奉军总算喘息稍定。大军集结于徐州,以张宗昌为首领。姜登选、韩麟春增派四师二混成旅。好歹有一条防线了。张雨帅召众逃将回奉天,追问道,为什么逃这么快啊。杨宇霆杨诸葛张口结舌,到最后说,呃,呃,俺怕陕西的冯玉祥抄俺们地后路哩?!

郭松龄愤怒之极。杨宇霆在江苏不战而退,不止退出上海、退出南京,而且退出徐州、退出蚌埠。若不是张宗昌在山东,奉军还不知要退到什么地方。但因为杨宇霆得张作霖宠爱,回到奉天仍然就任总参议,大权在握。奉军的腐败,也可见一斑了。

听到张宗昌在徐州逐渐组织防线,孙传芳不屑一顾。他继续组织兵力,分三路进攻徐州。10月26日入海州攻白宝山。27日由运河攻李启佑。28、29、30、31等日攻清江浦马玉仁。11月1、2日,在任桥剿灭张宗昌著名的白俄部队。张宗昌怅然长叹,从11月3日起,每晚均赴前线巡视督战,但亦不能扭转形势。

11月5日开始张宗昌渐有了退让徐州的计划。6日晚,下令城内外驻军,一齐登车北去。7日早6时,率文武官员,由陇海路退砀山。下午4时,张宗昌残余兵力四散崩溃。浙奉战役结束。

孙传芳自10月10日起兵,不到一月工夫,由杭州打到徐州,夺取半壁江山。席卷江东,气吞山河如虎。完全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。当年吴佩孚封他做“长江上游总司令”时,恐怕没想到这一天吧。

11月末,孙传芳在南京召开大会。正式成立闽、浙、苏、皖、赣五省联军,自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,恪威上将军。孙传芳的势力,达到了顶峰。


3b) 政治

第二次直奉战争,场面浩大,枝叶茂盛。将整个中国势力版图,彻底重写。要说清这一个山崩地裂的大转折,还是要从他的起因,经过,结果分开来说。第一个要介绍的,就是曹锟。

曹锟,字仲珊。河北天津人。
曹锟早年是一个卖布的,他卖的布,与众不同。关键看来买布的人,如果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娘子,顿时三魂出了七窍。那是多斤多两,连买带送。往往都便宜得蚀了本钱。当时的人,送给他一个外号“曹三傻子”。

曹锟运气不错。他第一次闯祸,是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美丽的新娘子。于是曹三傻子二眼发楞,跟着花轿,一直走到夫家门口。新郎在当地也是一个大有实力的人物,顿时大怒。曹锟一吓之下,赶忙到旁边军营去从军,投了军籍。

这新军可非同小可。正好是那一年袁世凯小站练兵。曹傻子踏进军营,又被袁项诚看中,觉得他老实可靠。于是官运亨通。一直做到了管带。后来跟了冯国璋,冯的寿命短,曹又升到了直系老大。

曹锟军功累累,一生却没打过什么大仗。全是靠吴佩孚帮他打的,可谓主因仆贵。打张勋,是吴佩孚出的力。打湖南谭延闿,是吴佩孚出的力。打段祺瑞、张作霖,还是吴佩孚出的力,一直把他捧到了直鲁豫检阅使。北京的太上皇帝。

曹锟一辈子唯一一次自己拿主意的,就是他赫赫有名的“贿选总统”。


其实当时的第六任总统,因为是内阁选的,任期已经差不多了到期,还差四五个月。以曹锟的地位声望,从从容容参加选举,再提几个为民作主的主张,赢面还是很大的。奈何当时的曹锟,身边已经是被小人包围。一大批的抬轿党,主人不愿意,马屁虫们还着急呢。

当时的直系,内部分裂成了三个小团体,“保、洛、津”。洛是洛阳,吴佩孚待的地方,精兵强将,直系的精锐俱皆于此。

保是保定,当时是河北省的省会。曹锟长期以来,以保定作为他的基地。津是天津,主要是中枢的一些政客和公卿所聚集。

曹锟第一次拿主义,便闹了一个大笑话。他逼走了黎元洪,开始贿选总统。一开始,开出来的价钱,是每一张选票三千大洋。总共约需要四百张选票。

说实在,这价钱不算低。因为这时候的议会,已经不是民国初年的议会。各位或许不知,自从袁世凯闹特别宪法,鼓动乱兵哗变。这议会,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开过会了。当任的议员,都是民国元年当时选出来的议员。以后再也没有补换过。历届的几届总统,都是由内阁或军部推荐地。议会早已名存实亡,都快没有什么人记得他了。

可在这时,曹锟做了一件大傻事。他纳了一房小妾,名唤金牡丹。用了三万银圆。紧接着,更有谣言传出,说曹锟娶的前一方小妾刘喜奎,足足下了十万大洋的聘礼。

这一下,可捅了马蜂窝了,于是众人纷纷传说,“一个婊子,抵得上三十个议员哩”。
本来很多议员们都答应了,这下可也都不行了。议员婊子们纷纷逃到了上海,狮子大开口,开出了大价钱。咱也不指望什么十万八万,每人三万大洋一票,那是再也不能少的了。

曹锟这时候,又做了第二件傻事。他左算右算,三万块大洋,他自己可怎么也拿不出来啊。该怎么办,于是有人便给他献策,“老帅德高望重,做总统是为民造福,众望所归。这是百姓的大好事啊。所以这贿选选票的开支,应该列入国家岁出。让公款报销啊!”
咳咳,咳咳,真是牛啊。


王怀庆

王怀庆是直系老将,他资格甚老。论起来和段祺瑞,冯国璋是同辈。比曹锟高一辈。甚至还是冯玉祥的老师。

王怀庆1910年时镇压过冯玉祥的滦州起义,1917年帮段祺瑞挤走黎元洪,1919年镇压“五·四”运动,并放走章,陆等三个卖国贼。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夕,他是京畿卫戍司令。

王怀庆的有名,不在于他的资格老。而是他的马桶,人称“马桶将军”,有“恋马桶癖”。

话说王怀庆每次出兵打仗,必有一个班的士兵,专门负责抬他的马桶,漆红烫金,好不威风。每次进攻,让士兵抬着帅旗往前攻,他就坐在马桶上指挥战斗。遇到办公,书桌后面就放一只马桶,连椅子都不放。

王怀庆是直系老将,资格非常地老,但军衔却不高,因为他几乎是百战百败。连冯玉祥二个营都打不胜。因为这马桶将军挑选士兵,第一标准也是“马桶”。

王怀庆选择士兵,一定要是笨蛋,越蠢越好。他有三个标准,就是“盲农蠢”。一是文盲,二是农民,三是蠢货。只要读过一天书,识得一个字的,他就不收。

所以民国战争几十年,这王怀庆军居然没发生过一次兵变,从来没有一次倒戈。只不过这样的军队,忠诚和效率不可兼得,也从来没打过一次胜仗。


冯玉祥

冯玉祥是吴佩孚的左膀右臂,长辛店一战,血里面打出来的交情。
但冯玉祥最终被吴佩孚得罪,却还要从“废督”这一件大事说起。

废督是一件大事,当时的袁世凯想做过,段祺瑞想做过,黎元洪想做过,冯国璋也想做过,但最终都没有做成。吴佩孚也想做,真可谓斑斑血泪。
所谓“督军”,就是指军政一体。

熟读晚唐史的朋友都知道,藩镇节度使之所以越闹越乱。就是因为其“即有其人民,又有其土地。即有其军队,又有其财赋”。所以军政大权一手抓,极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,从而导致地区军阀化。

所谓“废督”,就是要把军政分开,军需粮饷,后勤吏治,全部都和军队分开。1924年五月,吴佩孚一手主持了军政改革。以师为单位。凡巡阅使、督军之兼任师长者,都应解除师长一职。

当时的地方大藩,手下往往有四五个师的兵力。但无论名字抬头有多大,必定有一个师是亲卫的,他自己带头做本师师长。平时处理日常政务,日理万机之余。还要亲自打理师内部的事务,常常下基层,和基层士兵们打成一片。

“师”已经是当时最大的陆军编制单位。各位各省督军们,官做得虽然大,但改制令一下。居然没一个人同意,没一个放弃亲卫师师长。因为谁都知道,乱世之中,无论什么巡阅使,督军,大帅,总统,全都是一个虚职。若没有一个亲卫师在手,万一手下带兵的师长叛变,那是死无丧生之地。

吴佩孚想统一军权,就得削藩。他自己以身作则,先辞去国民第三师师长。这第三师是曹锟起家的地方,也是吴佩孚从衡阳带回来的老部队。是直系嫡系中的嫡系,王牌中的王牌。

曹锟不肯,说“第三师是北洋正统,非老弟莫属”。但是却削掉了直隶督军王承斌,所兼第二十三师。河南督军张福来,所兼第二十四师。湖北督军萧耀南,所兼第二十五师师长。

本来还想削掉江苏齐燮元的第六师师长,卫戎王怀庆的第十三师师长,山东郑士琦的第五师师长。但直系内部的反对声音实在太强,郑士琦甚至表示,宁做师长,不做督军。吴佩孚到底也不是主君,到最后也没有办法。

当时的冯玉祥在河南。长辛店之战,他领兵回援,灭了赵倜赵杰兄弟,杀了宝德全。事后论功行赏,被封作了河南督军。可是这才过了一年,屁股还没有坐热。吴哥哥居然来了文,要撤俺地督军。

冯玉祥本是一个粗人,顿时火冒三丈,再给人挑拨了一次,心里越发地不平。还是曹锟打了圆场,调了冯玉祥进京,给他一个陆军检阅使。算是一个类似军委副主席的虚衔。但还是保留了军队。

到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夕,冯玉祥又去找吴佩孚了。说“吴哥啊,这下若打下东北,你让俺做东三省巡阅使可好”。吴佩孚沉呤半响,说“焕章啊,以你的功劳,我俩的交情,交给你原无不可。只是最近日本人在东北活动得紧了。我另外给你一块好地皮。小日本狼子野心,需得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才能镇住,我怕你吃亏啊”。冯玉祥愈发不喜,暗地起了和张作霖勾结的野心。

你看,这中国所有的坏事,全都和日本有关了。


3c) 第二次直奉战争

话说天下大势,1924年的秋天,中国的局势,可谓和五代末期颇为相似。

当时整个华北大平原已经一统,在吴佩孚的统治下,凝结成一个跨越十数省的中央大集体。齐夔元名义上也是直系,占据南京安徽,类似于南唐。孙传芳初露头角,才刚刚打下了浙江福建,类似于吴越。孙中山革命党人盘踞广东。赵桓锡在湖南,搞什么“联省自治”,算半独立地效忠中央。另外则还有川黔贵等一些散碎军阀,不成气候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吴佩孚做了一件绝对正确的事,也是最最正确的战略决定。他效法周世宗,先难后易。不理睬南方割据的小邦,纠集大军,直扑幽燕的张作霖。

算算时辰,刘邦斩白蛇兴大风,只用了三年。刘秀从河北起兵到一统天下,用了十五年时间。三国志从黄巾起义,一直到赤壁之战,用了二十四年。如今算算,这民国从辛亥时分起,也已经有了十四个年头。中国要是统一,也差不多了。

吴佩孚本来就背负“忠义”二字,又是“五·四”运动最坚定地支持人。由他来带领新儒学统一中国,也未必是差。

历史的洪流汹涌而过,不经意间,转了一个大弯。


3c.1) 背叛

吴佩孚在洛阳,组建幼军兵团、学兵团、讲武堂军官讲习所、铁甲车队。并扩大巩县兵工厂,经常调训所部官兵。张作霖在东北,大力提拔少壮派,任用姜登选、李景林、张宗昌、张学良、郭松龄等新人。双方都知道,直奉再战,不可避免。

1924年9月7日,张作霖以当时的浙卢反直军事行动作借口,先发制人,兵分六路,杀入山海关。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。直系在洛阳,吴佩孚早已有备,粮食军草,俱已积得十足。二虎相争,搏杀天下了。

9月15日,奉军进迫朝阳。9月下旬,山海关方面爆发空战。这是中国内战史上的第一次空战。

9月17日,吴佩孚乘专车抵达北京。曹锟下总统电,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,王承斌为副司令,外带冯玉祥,王怀庆等诸多大将。兵分三路,仅仅前锋,就有五师五旅,八万人马,和奉军全部兵力相当。

此外后面则还有十二万预备队。长江舰队和渤海舰队也已经会师,可以随时进攻葫芦岛。另有四个空军大队,70多驾飞机。直系气势之盛,数十年未曾有过。

但在当天的晚上,吴佩孚四照堂点将,却发生了一件不祥的事。
吴佩孚是测量学院出身,本身功底极其扎实,山川河流,东北地形丝毫不差。他一笔一笔点过去,从下午2点点到晚上11:59点,众将各自领令。可就在全部将领点完,最后写下“讨逆军总司令:吴佩孚”这几个字的时候。。。
突然间,灯灭了!

整个总统府的电灯全灭,漆黑一团。众人用杀死你的眼光,狠狠地盯着门房间那个老头。老头才赶忙解释道,按时换电,按时换电。
吴佩孚的大军尚未出征,就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第二次直奉战争,打得并不理想。直系内的几大主力,冯玉祥负责西线,整天枪声稀稀拉拉。王怀庆负责中线,都是出工不出力。派王承斌去支援,也没有效果。
吴佩孚觉得奇怪,正好这时海军又失败了。于是决定亲临前线。10月12日上午4时半,吴佩孚专车抵达山海关,停靠长城墙傍旁,吴佩孚亲登长城。

大帅亲临前线。这一激可非同小可,直系三呼千岁,士气大振,顿时全面反扑。当时有一个叫冯玉荣的旅长,拿了张作霖的银子,不战而退。听见吴佩孚来了,没等吴佩孚动手,自己就抢先自杀了。

吴佩孚把指挥中心,设在他自己的火车上。由于海军实在无用,于是改变作战计划。倾全力进攻奉军的右翼,让后援军总司令张福来率重兵,收复九门口。张福来奋力死战,战况逐渐有利。

24日的凌晨,吴佩孚依然在九门口督战,直军士气大旺,慢慢地克制奉军。而就在这时,吴的幕僚白坚武,匆匆拿过来一份电报。吴看了以后,脸色苍白,默然无语。电报十分简单,只有几个字:
“讨逆军第三军司令冯玉祥等于二十三日下午六时退出战场,未经枪战即攻入北京,发动政变,曹锟总统已
失自由,北京情况不明,酝酿巨变。”

而这份名单上所列的乱党,委实非同小可。最有名的五大巨头,分别是冯玉祥、王承斌、王怀庆、胡景翼、孙岳

这里的五大巨头,冯玉祥,王怀庆,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。
王承斌这人,更是角色重要。他是曹锟跟前一等一地“忠臣”。当年威逼黎元洪退位,亲手夺过黎元洪十五颗大总统印。断水断电,带兵包围黎黄陂火车站一天一夜。曹锟贿选总统,此人上窜下跳,出力最多。乃是曹锟劝进一等一地“忠臣”。挑拨曹卢关系,削洛卢兵权的,也是这位“忠臣”。实是曹锟面前第一宠臣。

他因“废督”之事,直隶总督被夺,对吴佩孚怀恨在心。张作霖许了他一个直隶总督,顿时便反了。可后来张作霖真进了北京城。早把骗诺放在脑后,地盘捏在手中。王承斌想要反悔。这等卖主求荣,奸险小人,又哪有手下肯跟他了,顿时一触即溃。

孙岳,胡景翼原是冯玉祥的部将。王怀庆出征后,孙代理京畿卫戎司令。所以一旦变生肘腋,曹总统竟无丝毫还手之力。

冯玉祥原本也还在犹豫,吴佩孚在东线九门口转入反攻,特派人送了一张电报给他,催促他进军,写道是“大局转危为安赖斯一举”。冯玉祥本来心中有鬼,一个误会,竟然反了。

冯玉祥是西线总司令,王怀庆是中线司令,王承斌是援军总司令。这一败,可真的是一败涂地了。

当时的吴佩孚,还不肯认输。因为直系实在打得不错。哪怕只要再拖三天,站稳了脚跟。至少也能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,好歹还能从容撤退。吴佩孚下令封锁消息,先调三千精兵南下。司令部于25日晚8点离开秦皇岛,留下五道掩盖钢板的坚固战壕固守。吴心情沉重,26日上午11点,抵达天津。

吴佩孚留下来的局面,秦皇岛一线由张福来负责,昌黎一线由彭寿莘负责,滦州一线由靳云鹗负责。这三人都是吴的嫡系,也是直系老将。但愿凭坚固守,为北京事件争取一点时间。

但奉系实在不给吴佩孚任何机会。钢铁壁垒,他们也不从正面硬攻。却出动空军,从天上撒下几千几万的传单来。说是北京已经攻陷,冯玉祥、孙岳、胡景翼通电投降。说直军后路已断,主帅南逃,让直军快快投降。直军恐慌。
就在这个时候,小日本突然插手!

日本人封闭了秦皇岛的码头,让直军的海军不能撤退。张宗昌的前锋,日本人永骑兵少佐,率黑龙江骑兵大队。南下滦河流域,封闭南退去路。
直军瞬时崩溃。

张宗昌率白俄军团,26日突破董政国第九、第二十两师团,攻入冷口。27日入建昌营,联络倒戈的胡景翼部,追董政国于滦州。10月27日张宗昌、胡景翼部占领滦州,把直军截成两段。

另分兵追击董政国溃部之后而攻唐山。切断榆、津间交通,张福来败退。同时,奉军吴光新部据海阳,炮击秦皇岛,张学良又从长城低处冲入,加上张宗昌部由滦州南下,直军便在奉军四面炮火包围中。

10月30日奉军三路攻占秦皇岛、山海关。直军一部乘轮回塘沽,二万余军被缴械。散兵溃逃,军械堆积无数。

10月31日,自山海关至唐山一带的直军已全失抵抗能力,奉军长驱入关,以吴光新的骑兵为先锋,自古冶而芦台,向塘沽疾进。11月4日占领塘沽。5日张宗昌、吴光新两部先入天津。直军抵抗全部中止。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。
直军实在败得太惨。


3c.2) 涅盘


第二次直奉战争,余波盛大。中华华北大地,又一次被撕开了大缝。如果淝水之战一样,原本已接近完固一统的大地,又四分五裂。各方势力,纷纷兴起。冯军,鲁张,孙岳,孙传芳,纷纷加入了历史舞台之中。且慢纷纷道来。

冯玉祥刚开始叛变的时候,还有倒吴不倒曹的口号。吴佩孚也微有所闻,他想曹锟是个好好先生,待冯玉祥也是一手提拔出来的。焕章也不会这样心狠手辣。可后来胡景翼、孙岳、王承斌纷纷叛变。吴佩孚还不肯走,带着他的参谋部,留在天津,试图救出曹锟。

到了11月2日,局势实在再无挽回。叛军胡景翼,先头部队已经进入杨村。滦州溃败,唐山溃败。张宗昌发下了死命令,一定要取吴佩孚的人头。

到了11月2日晚上,胡景翼已经打到了天津门口。吴佩孚实在没有办法,只好登上了华甲舰,从塘沽撤退到了青岛。试图在山东重组防线,抵抗败军。

可山东郑士琦心怀异志,这时已经宣布中立。派兵严守山东口岸。郑士琦不久投降段祺瑞,旋即被张宗昌排挤免职。

吴佩孚逃到长江口,齐燮元也怀异心,不让他登岸。反而宣布对北京独立。齐燮元半年后被奉系扑灭。

吴佩孚又逃到武昌。湖北督军萧耀南是吴一手提拔起来的人。不料人生逢红顶白,萧耀南也想独保鄂北一省,居然也不让吴佩孚入境。

吴佩孚最终逃回了洛阳老家,这里是他的发家地,老巢所在。可北军憨玉琨,胡景翼已经杀到。吴自领的亲卫军,嫡系国民第三师,已经留在了山海关口损耗殆尽。此时手上,居然没有可靠的力量。河南人抗命,消极殆战。吴没有办法,只好又退出郑州,信阳。

当时的天下英雄,全都知道,吴佩孚只是一时落魄。一般被他站稳脚跟,东山再起,那是锐不可挡,又是一条好汉。所以北军始终追杀不休。尤其是胡景翼,这叛军追杀起前帅来,竟是额外地赶尽杀绝。

憨玉琨杀入河南,消极殆战的豫督张福来,旋即被奉军扑灭。四万多人全部缴械。吴佩孚心痛之极。12月6日,吴只剩下身边几十人,孤身逃上鸡公山。站在山顶,才仅一月工夫,吴佩孚头发竟已经全白了。

在鸡公山上,吴佩孚写下了几首诗,隐约可看见他心情地沉重。论实力,直系超过奉系甚多。可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后,团结一致,发奋图强,终于报仇不晚。而奉系貌似强大,一败竟不可收拾。小算盘各自为战,结果山东江苏安徽河南,被人各个击破。此等情景,怎不让人痛心疾首。

12月11日,胡景翼领河南督军,步步逼近。限吴佩孚限期离开鸡公山。吴佩孚没有办法,只好再去湖北投奔萧耀南。萧耀南不好意思拒绝,竟然派人掘开铁轨,限制吴佩孚前进。在武汉旁边120公里的黄州,画了一个小圈,请“子玉兄”到黄州小住。卫队不得超过二营。

吴佩孚一月之间,称呼三变,由“大帅”到“玉帅”到“子玉”,但此时他也看得淡了。于是便去了黄州。

但是段祺瑞实在放吴不过,知道了吴在黄州,又派了军舰来捉,誓要把吴佩孚擒回北京。天下之大,竟然无一处玉帅容身之处。有人劝他去川中投奔杨森,但玉帅心中,还是挂不下中原了吧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却有一人,向吴佩孚伸出了援手。说来不信,竟然是吴佩孚的夙战死敌赵桓锡。

赵桓锡在长沙,乘直奉之乱夺回了岳阳。听说吴佩孚在长江沿岸,便派了人来请。他说,“湖北黄州,名义上仍是段合肥属地,少不了受他的鸟气。子玉兄尽管来岳阳。俺这湖南是自治领地,南北政府皆不用听命令地。何等逍遥,子玉兄你爱干什么事尽管随意好了。”

赵桓锡为什么这么维护吴佩孚?他们二个却是打出来的交情。赵是英雄,吴也是英雄,湘簰水一战,打折了赵桓锡军,也打服了赵的心。自古英雄惜英雄。哪怕今天吴佩孚落魄了,虎落平阳,可也不能由他几只北方小狗欺负。

于是吴佩孚就在岳阳住下来了,这一住,可谓是冠盖云集。北洋政府的高级人才纷纷南下,仰慕玉帅声名,前来跟随依靠。群星闪烁,人才鼎盛,后人誉之为“小政府”。这也为吴佩孚第二次东山再起,打下了基础。吴佩孚此人,实在是一个不世出的英雄,败得如此之惨。可人心归附,二年之后,竟然又有了三省二十万人马,又成为了中国最强的三个军阀,隐约又有了席卷天下的实力。直到真龙兴起,天命无敌。
此乃后话,暂且不提。

北京方面,奉系李景林11月24日入京。他进京第一件是,就是把直系马屁虫王承斌的第二十三军全体缴械。王承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。接下来郭松龄入驻北城黄寺。张学良进驻顺承王府。完全控制住了北京。冯玉祥玩政治还是不行,逐渐逐渐,也就被排逐出了京畿。

王怀庆本来和冯玉祥有内仇,杀过他几个结义兄弟。被冯玉祥使着坏了,马桶将军战后下野。

冯玉祥最初1910年滦州兵变的班底,是有冯基道,王金铭、施从云,张之江,李鸣钟五个人。后来王金铭、施从云给王怀庆杀了。冯基道是他的亲大哥。所以冯张段,三巨头分赃会议上,冯请张之江为察哈尔都统,李鸣钟为绥远都统,他自己做西北边防督办。鹿钟麟留驻北京。政变大功臣孙岳,一开始做河南督军,后来改任豫陕甘剿匪总司令。胡景翼去做了河南督军。

这就是西北军基本的格局。冯本来也就是一个师长,寄人篱下。经过这次事变,实力大张。一下子成为了权倾天下的一方诸侯。从直皖奉,到直冯奉。冯系作为一个独立势力,正式进入历史舞台。

按协议,奉军获得了直隶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四省。当时的山东督军郑士琦,还是段祺瑞的老部下,投降后被张宗昌驱逐。江苏安徽二省督军齐夔元,原本只是一个三流小官。依靠原督军李纯的小妾,闺纬之中,杀夫夺权。人心不服。所以等奉军大军扑来,竟然无法抵挡。一触而溃,投奔海外。

奉军全盛时,号称完全打通津浦线。这也是奉军唯一一次地占领上海。直到江东小霸王孙传芳兴起,把他们通通赶出徐州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二个郁郁不得意的人。其中之一,就是皖系元老段祺瑞。张作霖作战时,他以皖军老人出面号召,出了不少的力。曹锟下台后,他如愿以偿做上了民国第八任总统。老段做了一辈子总理,临了总算过了总统瘾。但此时的皖系安福系,早已烟消云散。段祺瑞入京,只不过是一个空头总统。捣腾了半天,把山东天津的最后一点皖系底子淘光。段祺瑞黯然退位于民国第九任总统,也是最后一任总统:大总统张作霖。

另一个不得志的人,是广东的孙中山。1924年12月31日,是教科书上大书特书的一日。冯玉祥打下北京,发电报邀请广东孙中山入京禀政。其实蛮不是那么回事。张作霖绿林出身,一生最看不得“叛徒”。段祺瑞三朝元老,也不把冯玉祥这个小师长放在眼里。孙中山既无寸功,又没有带兵带将,凭什么坐得天下。也亏得他在北京死了,否则更不知如何收场。只不过孙大炮另有专篇论述,稍后提了。

(水库论坛|欧成效 2005-11-01)


上海户口,价值百万。很多应届生通过积分是可以入的(一般是985或211学校)。但很多应届生是不清楚如何操作,并且往往都是到毕业了才想起这个问题。但还是差个1-2分,甚是可惜。凡事要趁早筹备,这里有好的渠道,助您一毕业就有机会拿个上海户口。人生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!详情请扫二维码加微信Shuidi021,备注“水库论坛”。

水库论坛|欧神文集|欧神小密圈|欧成效|房产投资官网

水库论坛|欧神文集|欧神小密圈|欧成效|房产投资官网

水库论坛|欧神文集|欧神小密圈|欧成效|房产投资官网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微信扫一扫,水库论坛微信群等着你,备注“水库论坛”。

手机版|Archiver|水库论坛欧神文集官网 ( 沪ICP备18000679号-1 )

GMT+8, 2024-4-18 15:15 , Processed in 0.105993 second(s), 6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